2017年3月26日 星期日

成功者筆記本的時間秘密

成功者筆記本的時間秘密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553214




作者: 美崎榮一郎  
譯者:陳惠莉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2/07/31

內容簡介

  1天只有兩小時是你的關鍵時刻!!成功者的筆記讓你成為時間的魔術師!

  這是「成功設計時間」的筆記術!
  時間力,讓你自由創造與活用時間!
  實踐力,讓你透過筆記術能力倍增!

  1天1頁書寫當日行程,你就是自己的導演!
  (秘)寫得越詳細越好!就算事情沒按照預定計畫走,也在你的掌控中。
  (秘)可撕式便利貼是利器!寫上會變更的事,可在筆記本上隨時移動。
  (秘)記錄Lifelog!經歷過、體驗過的事,都讓「你」更加分。

  效率UP:以3小時為單位,在1天中拉出5個黃金區塊!
  (秘)上班前3hr→上午3hr→下午2個3hr→下班後3hr
  成功者說:在每個區塊內整合完成一件事,不拖泥帶水。

  其實你1天,只擁有2小時自由時間!
  (秘)因為只有2小時,就用在持續做喜歡的事情上吧!

   只要是持續做的事,都有價值!
  (秘)不懂規畫自由時間?先試著模仿成功者,再轉化為自己的經驗!

  善用工具與軟體,時間真的變多了!
  (秘)健康襪、震動計時器、雙拉鍊筆盒、iPhone、iPAD、EverNote……
   超過20種工具與軟體,提升表現,將時間運用極大化!

  將運動的哲學應用在工作上,可以使時間倍數增加!
  (秘)戰術1:工作分配就像踢足球,在正確時機傳球給位置最佳的隊友。
   戰術2:提升能力就像打籃球,以工作為重心單腳旋轉,360度面面俱到。

  空檔時間與個人時間,來聚會吧!和家人相處吧!
  (秘)結交工作以外的朋友,積極參與同好聚會,增加人脈深度。

  透過成功者筆記本的分享,
  你會發現:寫筆記本就是把對時間的想法視覺化!
  只要持之以恆模仿成功者的方法,
  並將筆記術和時間管理術轉變成樂趣,
  就能創造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劇本!

作者簡介

美崎榮一郎

  1971年出生。大阪府立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畢業後,一直任職於花王株式會社。設計&親自參與製作的商品領域相當廣泛,從Attack、New Beads、Wide Haiter等的日用品系列到化妝品牌Raycious、Fine Fit皆有涉獵,以專案負責人的身分推動自家公司的資源與其他公司之間的合作,開發商品。與Nikon共同開發的多視角影像解析系統也獲電視台或新聞媒體爭相報導。

  除了為一介上班族之外,同時也積極地與個人業務沒有直接關係的公司外部的商務人士一起舉辦讀書會和交流會,NHK等的多家電視台、電台、雜誌、書籍等皆競相報導活動。透過舉辦築地早餐會等各種早餐會、提供商社務人士資訊交流的讀書會,每個月聚集了超過150名的社會人士,構築起了超過1000名的業外網絡。因為在各行各業都擁有廣大的人脈,因此被尊為「超級上班族」。《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與《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實踐篇》成為暢銷書,在2010年商業用書大賞中被評選為第一名。

譯者簡介

陳惠莉

  淡江大學日文系畢業。從事日文書籍翻譯工作多年,目前為專職翻譯。累積多年的翻譯經驗發現,「翻譯」不只是把一種語文翻成另一種在地語言,其中更多的是兩者之間的文化落差及價值觀的不同,而在翻譯的過程中也能享受到苦思之餘靈光一現的成就感和「人在家中坐,世界在眼前」的豁達感。譯有《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成功者的筆記本都記些什麼:實踐篇》(大田出版)等書。希望能繼續執筆翻譯更多好作品。


自序



  我在寫這本書時,刻意提醒自己,內容必須是一般的上班族可以做得到的筆記術。也就是說,我的時間術不是只有某些特定的人才做得來的特殊時間術。



  以前寫時間管理的書籍的作者幾乎都是有名的社長,或者是獨立作業的人,由一般的上班族執筆寫出來的書數量有限。只要看看你拿到這本書的書店裡的書架上所陳列的其他書籍就不難理解了。



  因為才氣過人的人所倡導的時間管理術比較能成為銷售重點,因此這樣的書始終占了大多數。



  如果一個社長的行程是由秘書來管理的話,其時間管理的方法就會跟像我這樣的上班族不一樣。他們所做的事情很多不是我們可以運用,也不是我們所適用的。



  此外,因為我已經結婚生子了,所以,個人的時間和工作的時間如何兼顧,也是時間術的重要主題。



  本書具體地寫出了上班族安排行程的方式,還有設計時間的方法。



  我個人是一個上班族,同時也是商業用書的作者,每個月都要舉辦「築地早餐會」或針對社會人士所安排的讀書會。



  最近我每個星期幾乎都要接受雜誌或電視台的訪問,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演講邀約,所以有時候連週六及週日都沒得休息,但是我並不會因為沒有休假日而搞得自己一個頭兩個大,我每天都會明確地劃分自己的時間,把每項活動都做好。

  我跟各位讀者一樣,不是所有的時間都可以自己管理控制的。我只是會在這樣的狀況當中,思考該怎麼做才能在與他人互動的工作或者專案當中可以保有自己的時間而已。

  拜此之賜,在我開始執筆寫商業用書之後,兩年來,我已完成了超過十五本的作品。而雜誌或電視台方面的採訪活動則是一個月有三、四次。這些事情都是在下班之後進行的,然而一般的上班族恐怕就沒有這樣的機會吧?事實上,這些時間本來都是用來和公司外的朋友碰面用的。

  我只是把這些時間挪來和公司以外的記者見面,時間的管理方法完全沒有改變。

  創造自己的時間,寫出自己的人生劇本,這是安排行程的基本要項。

  筆記本將是你採取行動時所用的劇本。

  如果筆記本上寫著15點要商討事情,那就從15點起採取商討事情的行動;如果筆記本上寫著17點要商討事情,那就應該採取在下班之後工作的行動。

  我也是在經過嘗試錯誤之後,才使得自己在時間術或筆記術方面有所進步,所以,我將在序論的部分介紹個中的變遷和基本的想法。



「5分鐘×6」和「30分鐘」是不一樣的

完整的30分鐘和總和6次的5分鐘,都一樣是「30分鐘」。但是兩者之間各有適合的作業和不適合的作業,為了有效使用時間,把時間當成獨立的區塊來考量應該會比較理想吧?

以我個人而言,如果要寫東西,給我完整的30分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分成6次,每次5分鐘的話,我就寫不出東西來了。以會計的作業為例,如果是5分鐘就可以結束的計算,就可以分成6次來進行;如果是5分鐘可以打好一封信,那麼打6次總共花費30分鐘也無所謂吧?

看書也一樣,如果是商業用書,每次看個5分鐘,總共看6次,這種作法也許沒什麼問題,但是如果是看小說的話,就無法一氣呵成了。

看電影時,如果以5分鐘×6的方式來觀賞,會讓人看得心浮氣躁,但是,如果以15分鐘為單位的話,卻是可以接受的。電視台播放電影時就是以這樣的頻率來插播廣告的,但是我們並不是很在意,不是嗎?雖然中途插進了CM,我們卻還記得電影的內容,所以倒也還OK。我都是在移動的交通工具當中觀賞「神鬼奇航」「哈利波特」的系列電影的,就算中途被打斷,我也覺得沒什麼關係。但是,閱讀小說時一旦被打斷,就得花時間才能回到之前的步調。

有些事情是非得有完整的30分鐘才能做的事情,而有些事情則是把30分鐘區分成幾個段落也可以做得來的。時間這種區塊有時候是可以區分開來的,有時候則不然。

工作也一樣,有些工作是最好以完整的30分鐘來進行,有些工作則是可以將30分鐘區分成多次的5分鐘來執行的,具創意性的作業應該是在短時間內進行比較理想吧?舉例來說,當我寫書時,總是在通勤期間激發靈感的。

在通勤的移動期間,我會透過推特一邊看粉絲們的反應,一邊擬定項目。在通勤時是可以決定整本書的架構的。

擬定項目是站在車上也可以完成的短時間作業,所以即便中途換車,以5分鐘×6的模式也可以進行。

至於在公司的工作方面,寫報告或製作簡報的資料時,我會利用通勤的時間在車上思考梗概。製作簡報資料本身只需要15分鐘到30分鐘即可,但是思考架構則要花上2個小時的時間。沒有完整的2個小時的時間也無所謂。

舉例來說,當我要製作明天的簡報資料時,我會把今天通勤的電車往返時間、換車等走路的時間拿來做為思考梗概的時間。

一般人在換車的期間就算什麼都不想,身體也會自動往前走,此時可以把這段時間定為「思考梗概的時間」。



只要用這種方式擬定梗概,簡報資料也就可以快速完成了。



這麼說來,5分鐘可以做到的工作還真是多。但是我們往往會想整合出完整的1小時來進行,所以才會在時間的使用上顯得捉襟見肘。

所以不妨試著思考一下,這項工作是否可以不用持續做1個小時,而改採30分鐘和5分鐘×6次、30分鐘和15分鐘×2次的方式?

需要徹底商談的會議或許不適用5分鐘×6次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簡單的報告,或許可以採用這種模式。

擬定計畫時試著把時間視為一個區塊來考量是很重要的,不過當然會因工作的類型而有異。



根據作業的性質,改變時間的使用法 

如果一開始就可以估算出這個工作要花費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整個過程不需要完整的2個小時,可以分成30分鐘+5分鐘×6次+1小時的段落來完成。

如果一開始沒有做這樣的安排,只粗略地算出「這樣的時間應該可以完成吧?」這麼一來就會花費比原先預期的更多的時間。

我們平常所做的工作並不是第一次接觸的,照道理說應該知道整體大約要花費多少時間。只要稍作思考,了解這項工作需要完整的時間?或者把時間分散開來也沒有關係?如此一來,應該就可以設計出有效率的計畫。

如果是第一次接觸的陌生工作,可以先預估所需時間。前面也提到過,我們可以先嘗試做個15分鐘,再來計算要完成整個工作大約需要花多少時間。

我在寫第一本書的時候,因為不知道要花費多少時間,所以並沒有想要擬定計畫。但是,現在我已經知道自己幾分鐘之內可以寫幾個字,所以當有人上門請託寫書時,我就可以立刻回覆「這樣的預定計畫沒問題」「這樣安排有點難度,如果能把截稿日延到這個時候就OK」。

累積越多的經驗,就越能快速完成工作。而且也可以提升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喜歡的事情時的速度。所以,我寫書的速度比以前更快了。

第2本書寫得比第1本書快,而第3本書又寫得比第2本書快。現在,我可以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做個完結,所以寫1本書的時間已經固定下來了。

如此一來,我便可以告訴對方「如果時間是到○○為止,那麼交稿就沒問題」,自己的計畫也因此更容易擬定。



順便要提到一件事,我寫文章的時間是以30分鐘為單位。必須寫長篇大論時,我會需要多一點的時間,以免中途被打斷,但是,如果是整彙以1500字、2000字為單位的文稿時,我會累積好幾段的30分鐘區塊,完成1本書。



只要知道,我們可以按照工作的種類來區隔使用時間的話,就連空出來的5分鐘、10分鐘也可以有效地使用。


筆記本整合為一,書寫的地方也集中在一處

這是關於在我的學生時代時的筆記本的事情。當時代表優秀的商業人士的象徵用品就是系統筆記本。許多人明明就沒有什麼預定計畫,卻還是刻意地拿著一本大大的系統筆記本趴趴走。我當時買了一本Armani出品的筆記本。價格相當昂貴,但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筆記本是用來控管自己的時間的劇本。最重要的是要能隨時看得到,所以工作時可以立刻拿出來做參考是選擇筆記本的訣竅。我個人認為,高級的東西並不一定就好,最重要的是大小。

我成為一個社會人士之後,一開始也是使用同樣是裝訂類型的筆記本。因為我誤認為把計畫寫在裝訂類型的筆記本上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其實並沒能發揮我在後面提到的「機能和設計的區隔」。

行程筆記本一年只要更換一次內頁就夠了。我個人總是隨隨便便把筆記本塞在包包裡,或者在髒污的地方工作,所以經常會弄髒筆記本。就這一點來看,更換昂貴的系統筆記本的內頁來長期持續使用事實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為了更換內頁,所以筆記本有著開闔式的穿孔環狀設計,尺寸也因此大了許多,不方便隨身攜帶,所以有時候我會將預定計畫寫在隨便拿到的備忘紙上。
是的。計畫是絕對不能寫在隨便拿到的紙張上的。一旦弄丟了備忘紙,就無法遵守和對方的約定。而且也很容易發生重複預訂的狀況。

年輕時我使用過週曆。其實明明也沒有什麼預定計畫的(苦笑)。目前的行程計畫雖然相當地多,但是我也只做月分的預定計畫。

我曾經很在意到底是使用週分類型好,還是月分類型佳?因為想要掌握自己的時間是否有空檔,透過月曆可以俯瞰一整個月分的預定行動,比較方便安排預定計畫。

而週曆則只能看到一整個星期的內容。或者頂多看到兩個星期。社會人士的工作並不是每個星期、每個月都一樣忙碌,有比較忙碌的一週,也有比較空閒的時候。吊兒郎當如我者時而會發生有空閒的時間時隨便混日子,在翻開下一頁的那一瞬間才發現一大堆預定計畫接踵而來,搞得人仰馬翻。

所以我才開始使用週分+月分形態的筆記本,但是卻也因此而發生了忘記把週分與月分的預定計畫加以謄寫,導致重複預定的情形。結果,我放棄使用週曆,開始把詳細的行程和計畫寫在筆記本上。

基本上,我把1天分成5個部分來思考。分別是上午的3個小時、下午①的3個小時、下午②的3個小時。這是在公司裡上班的時間。再加上上班前的時間、下班後的時間,這兩段時間是屬於個人的時間。

以我個人的情況而言,我的義務並不是只要管理部屬,自己什麼都不用做就可以了,所以,一天當中開再多次會議也不具任何生產性。

在開過會之後就要激發出某些東西,也就是說,我們將會需要實行的時間,所以,我會將一天之內的案件控制在3件以下。其實這是我得自佐佐木香小姐的筆記術的點子。在她的筆記術中建議,事先在筆記本上寫下實行的時間。而我將這個想法做了改良。我嫌刻意去寫下實行的時間太麻煩,所以只提醒自己,確保實行時間的前後時間,以避免預定計畫太過緊迫。我以3小時為一個區塊,也就是說把商討+實行的時間整合在一起來思考。這樣一來,1天只要寫5行字就夠了,只要用到月分的預定欄就OK了。

詳細的計畫寫在筆記本裡

工作的程序往往占了八成之多。在付諸行動之前,思考做多少的準備是很重要的事情。使用「概要日筆記本」時,1天可以寫上1頁,寫起計畫來非常地方便。
只要按照時間軸來寫,就可以完成一本屬於自己的,有時間標示的劇本。用螢光筆寫出來的「FIP會」預定行程是一個眾人聚會的活動,所以不能遲到,但是像「清掃實驗台」之類的預定計畫有些許的變動並不礙事。要詳細地擬定預定計畫時,這種預定計畫(清掃實驗台)也要寫進去,但是不用寫在月分的頁面。以我個人為例,月分的頁面只會寫上基本上不能有變動的預定計畫。

此外,我也會在詳細的計畫頁面上寫著要求岩佐先生、熊谷先生、關口先生之類的部屬該做的工作。在寫有該部屬的頁面上也要推估其完成工作的大致時間,然後才能把工作交付出去。如果下達的指示不夠完整,對方就無法順利完成工作,所以要事先寫在劇本上。雖然沒有寫在月分的預定計畫上,但是實際上有關相關者的預定計畫(劇本)在工作的安排上是必要的,所以必須事先在筆記本上做考量。

只要打一開始就有劇本,就算事情沒有按照劇本走也一樣可以掌握。預定計畫就是預先設想的劇本,但是正式上演時也可能無法如預期地進行。舉例來說,我的筆記本上就寫有飛機上有過「因為風勢過大,飛機可能會折返」的廣播。遇到這種情形,時間確實會遭到延遲。只要用追加補記的方式寫下這個資訊,日後在擬定下次的預定計畫時就會刻意反省,避免飛機一有延誤的情形就讓整個行程受到嚴重的影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